管控不力造成投资虚高的整改措施(投资治理后续工作安排)

Z 180 0

国际证监会组织发出警告,到2025年全球ESG资产将达到53万亿美元,缺乏标准和问责制将导致“漂绿”和资产错配等重大风险,监管机构亟待收紧和加强ESG审核标准。


11月底以来,欧洲市场中数十只基金被取消欧盟《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SFDR)》第9条认证的标签,这是欧洲市场中高级别的ESG标准,其中不乏东方汇理、贝莱德等西方顶级投资巨头的产品。欧洲作为全球ESG投资实践中起步早、发展成熟的市场之一,这一情况无疑折射出ESG投资领域存在着规则不清、治理艰难的乱象。


一直以来,部分资管公司和投资银行为了吸引投资者,不断夸大或歪曲ESG治理效益,这种投资乱象无疑加重了市场对“漂绿”方面的担忧。国际证监会组织发出警告,到2025年全球ESG资产将达到53万亿美元,缺乏标准和问责制将导致“漂绿”和资产错配等重大风险,监管机构亟待收紧和加强ESG审核标准。


美欧大批ESG基金降级或被罚款


彭博社报道称,截至12月第一周,东方汇理、贝莱德、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德意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法国安盛投资管理公司等美欧资管和投资巨头决定将部分已获得“第9条”指标的基金重新归类为范围更广、要求更低的第8条类别。


据悉,SFDR于2021年3月生效,适用于金融市场参与者,旨在通过标准化可持续性披露,来帮助机构投资者和零售客户了解、比较和监控基金的可持续性特征,同时预防机构“漂绿”,该条例的第8条与第9条对关注ESG的金融产品做出了披露规范。


对于将旗下基金降级的做法,东方汇理投资主管埃洛迪·劳格尔表示:“欧盟监管规则没有带来足够清晰度,这给市场造成巨大差异,留下了大量灰色地带,我们的责任是保护客户,因此在不确定性和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中,必须采取谨慎的做法。”


显然,所谓谨慎的做法就是“自动降级”,其根本目的无非是让可能存在违规操作的基金逃避更深层面的审查。目前,欧洲市场越来越多的基金被打上了“第9条”标签,为此欧盟监管机构打算进行更严格审查,这引起了诸多资管和投资公司的“恐慌”。


据悉,东方汇理将价值450亿欧元的“第9条”基金重新分配,贝莱德将价值260亿美元的“第9条”基金降级,法国巴黎银行取消了价值160亿美元的基金的“第9条”评级,安盛投资管理公司将总价值高达210亿美元的45只基金降级。


欧洲市场大批基金ESG评级降级浪潮正在来袭。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晨星(Morningstar)指出,截至9月底,有超过1000只基金被列为第9条类别,这约占欧洲销售所有产品的4.3%,预计未来半年这一数字将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美国市场也不平静。11月底,高盛被指控提供ESG误导性信息,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罚款400万美元。高盛并非第一个被指控在ESG领域存在漏洞的投行,美国纽约梅隆银行5月时同样因为“共同基金投资决策对ESG考虑因素存在错误陈述和遗漏”被指控,并为此支付了150万美元的罚款。


SEC执法部副主任兼气候和ESG特别工作组负责人桑贾伊·瓦德瓦表示:“为了响应投资者的需求,像高盛这样的投资巨头会越来越将他们的基金和策略打上‘ESG’标签。”


中国高度重视ESG投资体系建设


看到西方市场ESG投资乱象,中国也高度重视ESG投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可持续金融生态的建设,旨在摸索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ESG投资体系。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研究部量化及ESG首席分析师刘均伟表示,中金公司正在紧跟ESG与资本市场长期互动、深度融合的发展形势,持续更新公司对ESG的分析和评估。


据悉,中金公司参考了ESG评级体系搭建的一般流程,通过优化“评级目标的选定、行业议题的重要性分析、权重设置”等八个步骤,历时半年搭建完成中金ESG评级体系,既有自上而下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理念具体内涵的研究,也有自下而上行业研究团队与ESG团队对行业、公司的共同理解。


对于如何完善ESG发展的生态,中证指数有限公司ESG业务部总经理赵永刚表示,ESG不是简单发布一份社会责任报告的问题,其涉及了ESG投资产品供给,涵盖ESG评价、数据等基础设施,ESG制度建设,以及ESG参与方,整体形成的投资生态。


赵永刚指出,目前,国内ESG投资生态面临的问题包括ESG数据披露不足,质量不高;披露意愿不强,认知需要加强;高质量的ESG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乏权威、共识的ESG评价体系,以及缺少质量、规范、数据源准确等高质量的ESG评价产品等。此外,ESG投资产品供给不足,广义ESG投资产品数量和规模发展较快,但ESG含量不足,相关分类标准尚未建立健全,会存在“漂绿”的产品。


问责制缺失是ESG投资大挑战


全球范围内针对ESG投资的种种争议仍在持续,不明确的规则和混乱的监管制度,导致第三季度开始全球流入ESG领域的资金逐渐放缓。瑞银集团董事长科尔姆·凯莱赫表示,当前ESG投资面临的挑战,主要是问责制“缺席”,敦促监管机构强化制度化建设。


ESG投资产品已成为资产管理行业增长快的部分,部分养老基金、大学基金、大型家族办公室成为ESG基金的主要投资者,这也让某些公司和投资者找到了钻漏洞以谋取盈利的方法,鉴于目前有关ESG投资的监管规则较为松散和不确定性,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漂绿”行为,无疑将给ESG投资的正面利好带来重创。


美国多管理人基金咨询公司Callan对109家机构投资者进行ESG投资年度调查显示,今年只有35%的受访者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低于2021年的49%。对于未将ESG因素纳入决策的原因,47%的受访者认为ESG投资的效果未经证实或不清楚,34%则不相信ESG投资将带来更好的业绩。


事实上,从企业融资的角度来看,ESG更易受到资本的青睐,积极践行ESG的企业将有更多机会拓宽自身的融资渠道,为自身发展获得更加扎实的资金支持。一方面,企业可以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企业充分披露ESG信息、提高ESG评级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得ESG相关投资。这就对ESG评级的审查和相关监管规则予以了更高程度的要求。



文 | 本报记者 王林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见习编辑 | 李泽民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