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种采购药价格减半,国家“团购”是如何做到的?|九派时评

Z 685 0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31个治疗类别,60 种药品采购成功,平均降价48%……近日,随着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出炉,“一粒药”的价格,再次牵动人心。此次国家集采,药品覆盖进一步扩围,药价降幅更为理性,同时,引入备供企业机制,实行“品间熔断”。

国家“团购”以量换价,相比单个患者,明显具有更高议价能力,能够挤掉药价中的大量水分,提高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减轻患者个人用药费用负担,给广大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经过多年实践,药品集采制度让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日趋成熟,进一步完善了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大幅缓解了困扰已久的药价虚高问题。

本次集采,药价平均降幅48%,低于前6批53%的平均降幅,也缺少“心脏支架从1.3万跌至700元”之类的典型案例;但是,考虑到本次集采的部分品种已被纳入地方集采目录,相当于地方之前已经挤过一次水分,本次药价降幅更为温和因此并不奇怪。

药价降幅更为理性,是药品集采制度更趋成熟的必然结果。全国药品集采制度以量换价,药价降幅直接影响患者“钱袋子”,当然备受关注,但是也要避免因为压价太多,出现集采药品断供现象。某种意义上,药价平均降幅不该成为评价集采制度的唯一标尺,甚至都不是降幅越大越好。重要的是,要让广大患者以更低价格买到获得一致性评价的好药,实现患者、医保基金、药企、医院的多方共赢。

药价下降不是来自权力施压,也不是来自药企的道德馈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润的关切,这才是一个可持续的良性循环。本质上,对药企来说,药价高低根本无关宏旨,他们真正关心的是总利润。倘若药企无利可图,结果很可能是廉价药品就此退出市场;药价大幅下降但药企利润不降,并非无法做到。因为,药品集中采购对药企本身也是有利的,能让药企销售成本,特别是流通环节的医药代表提成和医生回扣等灰色成本大幅降低。

除了药价,公众同样关心的是,便宜之后能否有好货?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价格便宜的东西,似乎大多质量不高。药品不是普通商品,而是救命的东西,如果价格下来了,质量也不行了,显然不值得高兴。在价格大降的背景下,商家想要获得更多利润,难免会有冲动在质量上偷工减料。此时此刻,真正的监管考验,也许不再是价格,而是质量。要以有力的行政监管和法律约束,杜绝药品集采的“便宜无好货”。

药品集采挤掉虚高水分后,患者想要买得到、用得上集采药品,仍然依赖于集采落地的“后一公里”——医院和医生。既要防止因为药价下降而滥用药物,也要避免因为患者迷信高价药反而使集采药品备受冷落。从这个角度说,药品集采虽然以药价下降吸引眼球,但更多功夫其实尽在药价之外:要确保集采入围药品的质量和疗效,逐步提高集采药品在医疗机构的用量占比,让造得出良心药、给得出良心价的药企持续从中受益,从而真正实现药品集采制度的多方共赢。

【来源:九派新闻】

标签: #60种采购药价格减半 #国家“团购”是如何做到的?|九派时评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