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是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聚焦三大领域农行插上金融翅膀)

Z 236 0

 8月,黑龙江省宁安市上官地村,6万亩稻田在盛夏的娇阳下随风涌波,如绿色的海。

飞机航化作业

  这个镜泊湖畔仅有500多人的小村子,就是中国响水大米的原产地。“这两年的疫情,对我们村水稻生产有影响,但不大,主要是有农行的大力支持。”上官地村村支部书记褚丽娟这样说。

  自唐代始,响水大米一直为皇家贡米。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用米。宁安市渤海镇的上官地村,是目前可以种植水稻的火山熔岩台地,当地百姓叫“石板田”,响水大米就产自这里。但火山熔岩台地面积仅6万亩,品质和稀缺性决定了它的价值。

  “‘石板田’种植和普通水稻差别很大,先期投放资金要比普通水稻要多出一倍左右,没有银行支持,很多农户就没法育秧了。”据上官地村水稻种植大户邱奎义介绍,他今年种植380亩水稻,生产资料费用就得76万元以上。今年春节过后,正值新一轮疫情防控严格的时候,他通过农行“惠农e贷”,用手机在家里就办理了30万元贷款,解决了他今年的资金缺口,很是方便。

  “见苗七分收,看今年的苗情,丰收肯定没有问题。”邱奎义对今年的丰收充满信心。

  为支持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多年来,农行牡丹江分行始终将响水大米产业发展列为金融服务重点,积极营建农行“一村一品”金融服务品牌,以此带动当地农民稳步增收致富。

  “在生产环节不因资金问题误农时,在流通环节不因结算问题致损失,保证村民种粮积极性,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保证品质,这是村民稳步致富的关键。”褚丽娟说,村民对当地农业银行的金融服务都十分认可。

  年初以来,为保障疫情期间服务“三农”力度不减,牡丹江分行结合疫情期间春耕备耕资金需求规模、特点,下发系列文件,推动农贷业务稳健发展。该行成立备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项工作团队,深入到村屯提升服务效率。今年,不仅保障了上官地村基础金融服务需求,还为该村上线了缴费场景业务,为村民提供了掌银、社保卡上门发卡等金融服务,初步形成了“物理网点+自助设备+惠农服务站+电子银行+流动客户经理组”五位一体的特色金融服务体系。

  疫情期间,为打破时空束缚,该行以掌上银行为载体,积极为村民构建互联网贷款渠道,为农户提供全天候备耕服务。今年该村贷款总额346万元,同比增长30%,100%都是通过互联网渠道办理的。

  对于受疫情影响暂时还款困难的农户,该行给予宽限、展期、减免息、无还本续贷、消除逾期记录等支持,有效减轻了村民备耕生产负担。为在特殊时期进一步降低农民备耕成本,该行全面实施减费让利,合理确定农户贷款定价,在利率授权内实施全面的利率优惠,对经营性农户贷款低可在LPR基础上下浮100个BP。

  “近些年,水稻增长幅度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这种特殊水稻依靠传统种植方式为主。村民增收主要依靠降低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增长。”据邱奎义介绍,由于每年贷款能提前到位,能够保障在生产资料低价位时购足全年所需,这一项就能降低10%左右的生产成本,他家此项成本一年就能够少支出近8万元左右。

  据了解,该村近十年来,村民人均收入增幅一直处于宁安市前茅。上官地村,2021年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傍晚,走进上官地村,标准化建设的一座座民居已看不到往日的炊烟,弥漫在休闲广场上的是悦耳的音乐和舞动的村民。(图/文 农行黑龙江分行)

标签: #聚焦三大领域农行插上金融翅膀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