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论|“一根针”蕴含的“夺冠之道”

Z 120 0

近,杉杉品牌创始人郑永刚的一句话频频被人提起:“做企业,不该追求‘做大做强’,而应该追求‘做精做久’。哪怕做一根针,这根针全世界只有你能做,你也很光荣,(也能)为中华民族增光添彩。”这句看似寻常的大实话,道出了众多“隐形冠军”企业的“夺冠之道”。

“一根针”真能做出大名堂。在德国,就有一家名叫格罗茨-贝克特的企业,从成立到现在的170多年里,一直专注于做针,从初编织袜子用的钩针到后来各式各样的工业用针,企业年销售额超7亿欧元。在我国,也有一家名叫康德莱的企业主攻医用穿刺针类,公司年产医用针现已突破百亿支,超六成产品出口到全球50多个国家与地区。这两家企业生产的针,都是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同行难以模仿的高端产品,细的直径还不到0.2毫米,但功能十分出众。凭借做精“一根针”,两家企业都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人们常说,“一招鲜,吃遍天”。“一招”能够走“天下”,关键就在于“鲜”。人无我有、绝无仅有,这是“鲜”的第一个层面;人有我优、远超同行,这是“鲜”的第二个层面;不断创新、始终领先,这是“鲜”的第三个层面。市场总是有“缝隙”,但不可能永远无人填补,更不可能完全没有竞争。从“有”到“优”已属不易,要真正做到常新、长青,靠的就是企业不为乱花迷眼、诱惑所动,始终坚持主业、不断创新的发展定力。也正因如此,许多“隐形冠军”企业有个共同点:不刻意强求做“唯一”,但矢志追求争“第一”;不满足于以“一招鲜”取得“暂时领先”,而是努力以“时时鲜”保持“步步领先”。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已很难做到,也没有必要。不少曾经声名赫赫的企业从极盛到速衰,都与它们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盲目多元发展、风险不断累积有关。还有调查显示,三年疫情期间,众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展现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并且随着疫情防控的优化调整,它们的复苏步伐更快、发展韧性更强、创新活力更足。正反两方面的事实都表明,在“大而全”与“小而美”两种发展路径上,企业经营者更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和市场环境,审慎作出判断与选择。

江苏是我国专精特新企业聚集度高的地区之一。许多企业凭借创新研发的“独门绝技”,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有的还成为了“隐形冠军”。大到整台工程机械,小到一粒药丸、一根光纤、一片轴承,都见证了企业厚积薄发、矢志不移的进取姿态。今年新春伊始,《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明确提出大力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有潜力、有条件的企业在全国“冒尖”提供全方位支持。可以预期,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江苏企业乘东风、凭专注努力脱颖而出,成为江苏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左中甫)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