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贵州省乡村振兴脱贫战疫)

Z 130 0

编者按: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

今年以来,贵州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开展“六个专项行动”,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守住粮食生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耕地保护建设这三大发展底线的同时,从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三个方面为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即日起,多彩贵州网推出【乡村振兴正当时】系列稿件,用多个案例呈现今年以来贵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故事。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张鸿杰)12月27日,记者从贵州省乡村振兴局获悉,近年来贵州立足资源禀赋,聚焦“一主两辅”主导产业,推动脱贫地区强扶持、固基础、延链条、拓空间、提效益,全省特色产业持续巩固,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带动增收成效显著。

贵州组织66个脱贫县立足自然气候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分别选定1至2个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分县编制“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将特色产业发展纳入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五大行动”重点部署,印发《关于推动贵州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构建推进脱贫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储备29988个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项目。

目前,贵州20万亩蔬菜、10万亩茶园、10万亩中药材种植贫困县分别达34个、25个和19个,水果“万亩片”“千亩村”达148个,年产千万棒以上食用菌企业115家,存栏百万羽蛋禽养殖场11个。

引导各地坚持“一县一业”布局,科学划定种植区域,形成相对集中连片的规模化种植基地。按照“稳生猪、增牛羊、扩家禽、促水产、兴奶业、养特色”的发展思路,挖掘增产潜力,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和生产能力。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聚焦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制定全省特色产业标准体系,制订地方标准46项。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流通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大力推进市场化增效,积极争取中央流通端冷链设施建设项目落地脱贫县,完善零售终端冷链环境,统筹推进脱贫地区10个农产品集配中心建设。

全省通过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总体合格率达99.6%。农产品加工布局也得到分级分类优化,建设640个产地预冷延时类初加工设施,遴选300个特色食品类初加工示范基地,促进农产品就地就近商品化处理。

注重招商引资,落实“贵人服务”,深入开展“科企对接”,培育加工头部企业,让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深入参与脱贫地区12个产业发展。启动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促进脱贫产业提质增效行动,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体系等专家团队,按全产业链环节,向脱贫地区提供全面技术服务。开展全省农业技术人员服务基层行动,聚焦粮油生产等重点产业开展“揭榜挂帅”。围绕绿色生产,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1.7万人,开办“全员劳动力”培训班1.1万期,覆盖脱贫人口48.3万人。

加大财政扶持,全省已累计投放66个脱贫县41.64亿元基金,发展特色产业项目79个,撬动银行贷款吸引社会资本191.39亿元。加强金融创新,设立农产品加工原料贷,继续实施黔菌贷、贵椒贷、贵禽贷、黔猪贷等,创新“六方合作”肉牛金融信贷模式,今年累计放贷343笔、金额12.9亿元,对118家龙头企业贴息1861.2万元,撬动银行信贷12.8亿元。

一审:丁 憐

二审:李 蓓

三审:彭奇伟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