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行业12月上半月观察:疫情防控新形势下的医疗资源分级合理分配受关注

Z 145 0

近日,人民在线公立医院社会评价研究院发布12月份上半月《公立医院行业观察报告》,对近期重要舆论反馈、公立医院热点话题、涉医案例等进行梳理研究。

聚焦行业及医院热点话题

2022年12月1日至15日,有关公立医院的报道及转载总量约为199.8万篇,其中新闻媒体5.7万篇,网络资讯29.5万篇,网络视频1.1万条,论坛博客2万篇,微博91.1万条,微信37.8万篇,客户端文章32.6万篇。

从热度走势上看,12月中旬传播热度明显上升。“华西医院通报医学生病危”话题受到舆论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一系列文件,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大限度守护人民健康等动态吸引舆论聚焦。此外,当下医疗机构在防止医护人员感染和维持正常诊疗秩序等工作中面临诸多风险,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处置措施。

图1:热度走势(单位:篇)

12月14日至15日热度出现明显上升态势,主要源于“华西医院通报医学生病危”话题引发舆论热议。本期,多家医院医生科普新冠肺炎救治知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回应防疫热点等话题也获得舆论一定关注。

表1:热点话题

表2:地方医疗热点话题

表3:公立医院热点话题

疫情防控新形势下的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受关注

《报告》列举了12月上半月民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与舆论反馈,有关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的话题受到舆论重点关注。伴随疫情防控优化调整,如何解决部分地方医疗资源紧张、群众就医困难,如何满足重点人群就医需求,如何确保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等问题,考验着各地的担当与能力。

《报告》指出,自“新十条”出台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陆续发布《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社会服务和医疗资源向老年人、孕产妇和儿童等重点人群倾斜。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加在一起,为数绝不少。在疫情高峰到来时,防发病、防重症、防死亡的任务可能会比较艰巨,必须未雨绸缪,早作安排。

媒体称,在新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以往积累的资料数据和应对经验,完全可以好好利用;实际情况发生变化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也要及时调整。另外,对重点人群也要细化分类,制定个性化的应对方案。以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等人群为例,上海市给出的办法是按照“原就诊医院优先救治”原则安排就诊,原就诊医院暂时无法提供服务的,由原就诊医院负责协调安排后续治疗。如此,明确了就诊步骤和环节责任,就可以确保患者治疗的连续性。

《报告》提到,媒体引述专家观点称,建议将医疗系统快速由防传染模式转向防重症模式。关键在于要防止民众惊慌导致的医疗挤兑,医护人员感染导致的医疗系统救治能力下降,以及无序治疗导致的病毒向普通住院区的蔓延。为此,应加快医疗资源整体部署,快速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如北京及时增加新冠救治定点医院、“黄码”医院数量,就不仅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精准收治新冠患者,还将有效减少对常规医疗系统的冲击。

《报告》引述媒体报道指出,事实上,普通人对分级诊疗的了解不是很透彻,但仅从字面上理解,就能给人以医疗救治有序的安心感受。这段时间,很多人“囤药”,连有违诊疗原则的“新冠吃药顺序图”也广受追捧,根源在于,防疫策略面临不断调整之际,民众对未来各类疾病的救治感到担心。分级诊疗的层次感和有序性,可以为未来注入确定性,让民众吃上一颗“定心丸”。

医疗机构需完善服务流程细节及预警机制,做好风险处置

《报告》指出,12月以来,关涉医院在疫情影响下面临较大的运行压力的话题屡现报端。如《中国慈善家》杂志发文《患者激增,医护人员大面积感染,医疗资源面临挑战》称,在“新十条”发布实施后,医院就诊人数迅速增加,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多家医院医护人员反映,目前医院里大量医护人员感染,但“轻伤不下火线”,一些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的医护人员不得不带“阳”上岗,否则医院很多科室就得停诊。有医护人士称,医生工作量繁重,抵抗力下降,加剧患病风险,形成恶性循环。《知识分子》发文称,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一位科室主任称,目前医院已经有接近20%的医护人员感染,因为居家隔离、人手减员,现在医院运转已经受到了影响。《南方周末》发文称,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猛烈冲击下,保证医疗机构维持常规诊疗和急危重症救治工作正常运行,已成为各大城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在此态势下,医院如何防止医护人员感染,以及维持正常诊疗秩序等话题吸引舆论聚焦。

《报告》分析研判指出,首先,医疗机构面临着百姓“凡病更信大医院”的就诊习惯,需不断完善服务流程细节。对此,舆论呼吁医疗机构一方面可应用互联网技术在线上分流轻症患者,同时,线下也利用诸如公众号、二维码等信息技术手段完善分诊途径。此外,医院内部需在门诊、急诊和住院区域设立缓冲区,以保持医院就医秩序的稳定以疏解综合性大医院的医疗压力。

其次,医疗机构应完善危机预警机制,常态化开展风险监控。在敏感时期,医疗机构要对争议事件舆论风险的基本规律有所认识,搭建覆盖全渠道的信息收集和反馈网络,建立迅速准确的风险信息反馈流程。将风险监测纳入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成立风险应对工作小组,负责危机事件的调查处置及反馈工作,提升处置能力。

后,从长期来看,医院可适时加强对医院内部及疫情防控知识的科普宣传,利用图文、短视频、漫画等多种形式展现优质内容,利用医学科普消减医患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等问题,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报告》还就公立医院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如何进一步完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构筑良好医患关系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人民在线公立医院社会评价研究院自2021年5月成立以来,积发挥“社会评价科技”优势,陆续在各省举办多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定期发布《公立医院行业观察报告》。2022年11月起,研究院以“半月观察”形式持续关注公立医院行业热点话题,以期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主任舆情分析师 赵劲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