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着力深化改革助推健康发展(聚焦主业加快国企市场化转型方案)

Z 225 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范坤鹏 通讯员 路强 陈君红

国企改革是激发自身发展活力的重要动力,也是振兴实体经济的压舱石。作为老工业基地,国企改革对于洛阳实现换道领跑、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洛阳市针对市属企业债务负担重、市场化投融资能力不强、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制定《关于推进市属企业市场化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的基本导向,以推进战略性重组整合为突破口,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抓手,通过推动业务转型、投融资模式转型、管理转型,实现市属企业由传统的投融资平台向现代化企业转型发展,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加快建设全省一流企业,为进一步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提供强有力国资支撑。

重组整合为突破口

优化国资布局

“正式成立!”

去年12月31日,洛阳国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转型发展、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决策部署,重组整合城投集团、城乡建投、弘义集团、有色集团等10家单位,致力于打造成产城融合、产乡融合、投融一体的综合型投资运营公司。

“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据此洛阳市着眼解决国资布局分散、企业规模体量小、功能定位不清、资本运营能力不强等问题,通过推动市属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优化国资布局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培育壮大与洛阳发展战略相契合的支柱企业。

坚持战略引领,主动担当作为。洛阳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统筹谋划、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发挥国有企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支撑引领作用,对接洛阳市“平台城市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文旅文创成支柱”等重大战略,将市属15家国有企业整合为4家,构建城市建设运营、先进制造、文旅融合和交通运营“3+1”国资布局。

文化旅游板块、先进制造板块、公共交通板块等纷纷发力,洛阳市突出资源整合,按照产业关联、优势互补、资源效用大化原则,推动同类业务整合、优质资源集聚,发挥协同作用,打造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旗舰劲旅。

突出重构重塑,实现“1+1>2”。在完成一级重组的基础上,按照同类业务归并、专业化运营原则,推动二级及以下公司业务和资产实质性整合,构建“集团总部资本层—专业公司资产层—运营单位执行层”三级架构,健全以法人治理为中心的现代企业管控模式。

以三年行动为抓手

深化市场化改革

9月15日,国内首套16MW平台风电主轴轴承在洛阳 LYC 轴承有限公司顺利下线。该产品的下线,将成为新的中国风电主轴轴承之,将有力推动风电主机全部实现国产化替代。

洛轴划转,重振雄风。

作为洛阳市国企改革的成功样本,与2016年相比,洛轴轴承业务收入增长101.76%,人均工资增长77.3%。如今,洛轴已基本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将适时启动上市工作,力争2025年实现上市目标。

洛阳有色矿业集团去年2月并购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栾川钼产业园区10余家企业后,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让企业焕发新的活力。

首先是精简机构,优化配置,栾川园区职能部室由原来的15个精简到9个,分流人员90人,全部充实到矿山一线。其次是实行公开竞聘,2021年以来全集团共开展中层干部竞聘上岗56人次、末位调整5人次。其次是改革薪酬制度,有色集团在全员绩效管理方面创新突破,科学设置目标任务,设立阶梯性考核指标,分段设置奖惩体系,有效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在新的管理模式下,集团2021年当年产量、产值、营收、利润较2020年都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近年来,洛阳市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强治理、提效率、增业绩为中心,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完善公司治理。制定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推动各级企业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库,拓宽外部董事来源渠道,3家集团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等。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动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全覆盖,4家集团和各级子公司共计466名经理层成员全部完成“两书一协议”签订,按照约定严格考核、实施聘任管理、兑现薪酬;持续推广“郑煤机”经验,在市属企业全面推行中层管理人员“四制”(竞聘制、岗薪制、任期制、淘汰制)改革,实现“能上能下”。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洛阳市修订完善《洛阳市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在子公司层面通过投资合作、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2020年以来,市属企业共开展混改项目21个,各级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达35.3%。

以强化运作为重点

提升投资运营能力

国宏集团聚焦风口产业,先后投资项目63个,培育引导新兴企业36家;国晟集团筹备设立规模100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重点投资风口产业,以项目为抓手多维度参与城市提质,为打造聚合创新资源平台型城市提供动力;文旅集团成功投资了《风起洛阳》《唐宫乐宴》等文创项目,文旅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近年来,洛阳聚焦“风口”产业、十大产业集群,动态储备一批符合全市发展战略及企业主业的重点项目,完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通过有效投资形成核心资产。4家集团制定了《利用资本市场工作方案》,充分对接资本市场,在资产证券化、基金投资、股权运作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市场化投融资、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等能力,更好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

盘活存量资产。综合运用业态植入、委托运营、有序退出等手段对企业资产进行盘活;实施“两非”“两资”处置和亏损企业治理专项行动,累计完成47户两非两资企业处置。

强化资本运作。国晟集团、国宏集团、文旅集团谋划在城市运营、有色矿业、高端石化、优质景区等领域培育上市企业,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和直接融资能力。

加强风险防控。设立国有企业信保基金,为市属企业到期债务提供过桥支持;落实债务风险监测预警、专班协调、银企对接及“631”债务偿还机制,加大集团资金管控,确保不出现债务违约风险。

以放管结合为重点

完善监管体制

国有企业,必须牢记“国之大者”。

近年来,洛阳市加速推进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国资管理、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监管方式,有力提升了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为洛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了较大贡献。

构建由洛阳市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专业化公司或产业集团构成的“1+4+N”市属国资监管架构,监管架构集中发力。同时,洛阳市国资委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对市属企业实行分类授权放权,并定期评估授权放权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及时调整授权放权事项和范围,确保各项授权放得下、接得住、行得稳。转变监管方式。改进考核评价体系,对标全国行业先进企业,完善考核目标调整机制,实施差异化分类考核;推进数字监管,完成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初步实现穿透式监管、实时监管。

与此同时,围绕企业投资方向、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实施穿透式全过程监管,洛阳市建立违规经营投资与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出资人监督、职能监督、业务监督各司其职、同向发力的“大监督”体系。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截至目前,国宏集团实现资产和营收双百亿,荣列中国服务业500强第225位,成为省内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示范标杆;国晟集团资产总额达1900多亿元,成为洛阳首家千亿级国有企业集团,揭牌后仅用212天就获得AAA主体信用等级;文旅集团位居2022年全国文旅集团100强第23位、华中地区第1位;轨道集团建设的地铁一、二号线开通运营,实现主城区地铁全覆盖。

勇毅笃行,长风万里。下一步,洛阳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重点难点,持续深化改革攻坚,坚决打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更好地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持续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洛阳市国资委供图)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