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诗杰:中国—东盟关系新省思

Z 483 0

作者翁诗杰系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本文刊于2022年8月31日中国东盟报道。

2022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开局之年,中国—东盟关系已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中美博弈、地缘政治局势剑拔弩张的背景下,东盟与中美的关系更显微妙。

东盟已明确表示不会“选边站队”,但中国对东盟的关系不应依托于经贸合作的单一基础。全面而深入的中国—东盟关系,对双方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愿景高度契合

东盟国家此前提出的“2025年东盟共同体愿景”涵盖了经济贸易、防务安全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规划,包含“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东盟经济共同体” 与“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这一愿景在广义上与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中国还立足这一理念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这些都为中国—东盟合作创造了新契机。

目前看来,东盟的2025年愿景规划有年,但落地乏力。在中国—东盟双边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可掌握时机,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发展共同体”,借以体现东盟2025年愿景,并为实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添砖加瓦。对中方而言,这也是深入开拓与东盟全方位合作的良机。

平心而论,中国—东盟的合作不缺动能,也不愁没有抓手。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以来,经济依存度不断上升。2020年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双方的贸易量反而逆势增长,东盟首次成为中国大的贸易伙伴。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一方面考验了中国与东盟的邻里情谊;另一方面也让双边关系登上新的台阶。

东盟利益诉求与合作机遇

在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框架下,东盟国家渴求经济复苏,对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乃至海洋经济(亦称“蓝色经济”)的需求日益迫切。

对东盟大多数成员国来说,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都是有待深耕的新领域。数字经济领域的基建短板,是东盟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新冠疫情激化了东盟地区对数字经济的巨大需求,令人始料未及。在供需失衡的情况下,中方的产能和资金优势正好可以成为推进双方在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的催化剂。

绿色经济方面,东盟国家不乏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资源,但各国在资源调度、绿色规划等方面还是力不从心。中方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绿色金融、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经验,是推进与东盟合作的成熟抓手,也是帮扶东盟在疫后复苏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蓝色经济合作或将触及南海的主权纠纷,但合作也可以成为淡化争端的方法。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声索国发展蓝色经济,仍然绕不开科技、产能和资金短缺的障碍。与其陷入旷日持久的外交谈判困局,不如暂时搁置主权争议,以“发展倡议”之名,注入中方的科技、产能和资金带动海洋资源开发,协助相关方发展蓝色经济,实现共赢。

“中国—东盟发展共同体”已具备实现条件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不乏亮点,成就斐然。其中,中老铁路、中泰高铁、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与印尼雅万高铁等铁运基建项目,为东南亚地区互联互通再谱新篇,也为未来共建“中国—东盟发展共同体”奠定了基础。

2022年,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在经贸领域的依存度会进一步提升。RCEP以22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不难成为影响整个亚太地区经济稳定的“定海神针”。中国尊重支持东盟在RCEP中的中心地位,同时作为RCEP中的大经济体,中国也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广受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赞同与支持,因为它完全符合人类对发展的永恒追求。以上多种积极因素持续累积,“中国—东盟发展共同体”的实现已具备条件。

中国—东盟互信需持续强化

“中国—东盟发展共同体”将是提升并巩固双边关系的新载体。它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基建带来的互联互通。新时代的发展迎来的是新科技、新动能的竞相登场,以及伴随而来中、美两强在科技标准方面的角力。可以预见的是,这不光是中、美两国科技孰优孰劣的比拼,它还牵涉东盟人民对两国信任度的比较。

东盟多国在安全防务上向来仰赖美国,社会舆论传统上备受西方媒体影响。尽管多年来东盟对华的经济依存度与日俱增,可其成员国的多党选举制所衍生的民粹政治,对一些东盟国家民众的对华观感和信任度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国仍需加强东盟民众的对华信任,这意味着要站在东盟人民的立场进行讲述。中方与其着重从自身视角对外阐述“中国故事”,不如也兼顾从东盟的角度来讲述双边合作的好人好事,其效果或许更能契合当地社会的需求,进而才更能深入人心。

当前,中国迫切需要广交海外的知华、友华人士。近年来,中方智库努力建立多国智库联盟,这是一种可喜可贺的新气象。然而,这仅是打破隔阂的起手式,要建立坚实的互信,仍需持之以恒的深耕。毕竟只有深度的民间人文交流互鉴,才是拓展公共外交的压舱石,而这也正是共建“中国—东盟发展共同体”的真正考验。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标签: #翁诗杰:中国—东盟关系新省思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