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入侵拉脱维亚(苏联导火索事件)

Z 704 0

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东邻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西隔波罗的海和瑞典、丹麦遥遥相望,南和波兰接壤,是历史上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这让三个国家的历史充满波折,到了现在,他们干脆连历史都不要了。

拉脱维亚决定,强行摧毁屹立在首都里加市中心的“里加解放者”雕塑建筑群一事,正闹得沸沸扬扬。上个周,爱沙尼亚首先宣布,动工拆除苏联时期纪念碑,这周拉脱维亚的挖掘机也开到了里加。

爱沙尼亚政府认为,苏联纪念碑“破坏社会秩序”,可现实中。它们却是爱沙尼亚境内人人欢喜的打卡地。爱沙尼亚很多网友也表示质疑说,苏联时期的纪念碑很多是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现在将其污名化,还强行拆除,是在否定历史,忘记历史。

拉脱维亚反对摧毁历史的声音更为强烈,当施工人员开始强拆“里加解放者”雕塑时,现场有数十名捍卫者对施工表示抗议,结果拉脱维亚警方出动,以逮捕拘留抗议者的方式,推动摧毁苏联雕像的工程。对此,俄罗斯驻拉脱维亚使馆回应给所有捍卫者发签证,欢迎他们进入俄罗斯。

波罗的海三国政府企图摧毁苏联时期的历史痕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为遭到抗议,各方争议了有半年之久。俄方所说的捍卫者,就是那些抗议波罗的海政府企图的人。可是俄乌冲突期间,波罗的海国家想要靠西方“军事包养”的欲望变得强烈,他们的反俄情绪也变得几乎是歇斯底里,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忘记历史,而是想彻底抛弃历史。

18世纪中后期,波罗的海三国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到20世纪初,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英国和德国出兵协助,使得波罗的三国独立出来,短短20多年后,波罗的海国家历经二战,再次被苏联吞并,紧接着是半个世纪的“亲如兄弟”。

战乱中历经坎坷的命运,沉痛的历史,波罗的海国家难以忘记,这也是他们痛恨俄罗斯的根源所在。但波罗的海国家想要抹去历史,不是摧毁几座纪念碑就能达到目的的。现在在拉脱维亚200万人口中,有超过10%的人口都不是真正的拉脱维亚公民,而是在苏联时期从苏联迁入拉脱维亚的俄罗斯族人。

这是苏联时期“民族置换”的结果。苏德战争期间,虽然波罗的海已经并入苏联,但还有一部分人试图通过亲近德国,来摆脱苏联,引发了著名的“亲德事件”。面对这样的局面,苏联做了两件事,一是逮捕、流放反苏极端分子,二是通过“民族置换”加强对波罗的海国家的渗透,具体实施上,大量波罗的海国家的人被迁往了西伯利亚地区,相应的,很多俄罗斯其它地区的人口则进入了波罗的海三国。

直到今天,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还有很多俄罗斯族的常住居民。苏联解体后,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全方位倒向西方,并接连加入了北约和欧盟。当然那个时候倒向了西方,迟早是要还的。

近些年,美国推进北约不断东扩,波罗的海三国成了西方方便的“工具”,动不动就跳出来摸俄罗斯的老虎屁股。就拿欧盟某些国家提出对俄罗斯公民实施签证禁令一事来说,也是波罗的海国家跳得欢。

遭到俄罗斯坚决反对后,欧盟高级代表博雷利明确表示反对下达类似禁令,德国,法国、希腊等国也都表示不会推行,但是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一直在宣传,爱沙尼亚则是第一个对俄全面实施签证禁令的国家。

在这方面,波罗的海国家看似是西方实施激进政治的“工具”,可实际上,作为没有任何经济、军事实力的小国家,他们唯一拿得出手的筹码,就是态度。他们必须抛弃历史,必须比普通的西方国家表现得更反俄,因为只有这样做,波罗的海三国的政客们,才能从西方国家手里,捞到一点好处。

标签: #苏联导火索事件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