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真实军力水平(英国对印度统治了几年)

Z 359 0

19世纪,阿富汗处在英属印度和即将被俄国征服的中亚诸国之间,英国也进行了两次占领阿富汗的战争,但是后都被迫撤出,这里暴露了一个之前笔者常说的问题,那就是无论英国还是沙俄,都无力长期依靠自身的力量牢牢钉住内亚,所以这里有一个共性的东西,那就是祸水外引,无论是英属印度的穆斯林参与的印度土兵起义,还是沙俄的突厥斯坦总督区发生费尔干纳叛乱这样的活动,都是他们承受不起的,所以他们选择这个缺德办法,把动乱因素往蒙兀儿斯坦引,要知道19世纪后半叶,清军为平定叛乱付出了巨大代价,甚至出现了阿古柏、白彦虎、奥格利亚苏勒坦在内的多股叛乱分子共同祸乱西域的危机局面,英俄纷纷插手,这种混乱局面,其实正是他们把各自侵占区的祸乱因素投诸邻国的后果。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不把这个泄洪池放在阿富汗呢?

容易想到的就是老生常谈的印度问题。对于沙皇俄国来说南下印度是一个悠久的目标,阿富汗如果变成泄洪区,那南下印度的陆路赫拉特就没路可走了。对英国来说,根据科学边疆理论,为了保护印度,就要拿下阿富汗和Tibet,为了保障Tibet的驻军的粮食运输,就要进一步深入和田、喀什噶尔等西域南部地区,而这么过去,就得经过克什米尔和帕米尔高原,中间就得经过瓦罕走廊,这里就涉及到阿富汗和罗善、什格南、达尔瓦兹的纠纷,尤其是巴达赫尚河谷地带,这一带的领土关系犬牙交错,巴里黑等地长期从属于布哈拉,而八答黑商等地压根没有和阿富汗有稳定的关系。英国人对于自己实控的信心不足,这从路易士在喀布尔被愤怒的民众杀掉就能看出来。当地也是具有大量部落化伊克塔的环境的,这和英国当初进入印度乃至旁遮普、白沙瓦的情况都不一样。英国在舒服的地方呆久了,对于伊克塔社会很头疼。他们根本不想实际治理这些地方,仅仅是想不费力就统治这里,保证其交通通畅。所以对俄国来说他们不乐意变成泄洪区,对英国来说懒得掺和这里,把普什图斯坦的祸乱再次引入自己殖民地内。

另外,阿富汗有国王,但是没有强有力的统一政府。度兰尼王朝即便在强盛的时期也不能彻底统一全境,就像他们的祖先贵霜帝国一样,一直需要征讨,把重新独立的地方压下去。什尔阿里汗的儿子阿卜杜拉赫曼继位之后在改变亲俄为亲英办法后重新征讨全国各地,说明当时即便是被英俄承认的喀布尔的阿富汗异密,直到19世纪70年代,也不能完全控制名义上的辖境。在沙俄征服梅尔夫之后阿富汗为了声张自己的领土疆域,派兵去占据边界的据点,在这个边界危机之前阿富汗异密的军队根本没有常驻当地,而是由当地的王公自行管理,而在阿卜杜拉赫曼的自我夸耀中也宣称自己重新征服和统一国家,所以真正的阿富汗国家形成其实非常晚近,他们因为形成过古尔王朝、萨法尔王朝,国家意识比起土库曼帖克人要强一些,这种水平和希瓦汗国和布哈拉都无法相比。将这里打造成泄洪池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当地本身就是一个类似于泄洪池的社会结构,而且更糟糕的是,严格意义上的泄洪池是有一个强力政府来兜底的,就像倒霉的Tsing dynasty那样在西域给英国和俄国殖民者放出的祸害擦屁股,但是阿富汗这里根本没人负责,你把这些洪水赶到阿富汗没用啊,如果你想在这里建池子,就得扶持阿富汗异密,这样不但自己没少出力,反而要更多的付出,这是给自己找麻烦,添负担。

对于沙俄和英国来说,上面两个原因都是令他们放弃在这里设置“地缘泄洪池”的原因,所以在阿富汗面临沙俄的领土声索的时候,英国不愿为了阿富汗在中亚与沙俄开战,而是默许俄国拿走彭迪绿洲,将阿哈尔帖克绿洲扩展的权势进一步延伸到足以威胁赫拉特的地步。沙俄以土库曼部落的名义要求掌控居住在彭迪绿洲躲避帖克部的萨利克部土库曼人,两者是死敌,但是俄国仍然用这种狡猾的方法去索取通往印度之路的阿富汗诸侯地带,然而英印当局不希望在奎达之外苏莱曼山以北和沙俄交战,因为他们捞不到什么便宜,所以即便是萨雷阔勒岭和八答黑商,英国人也罕见的依从俄国人的想法来划界,并且把阿卜杜拉赫曼不想接受的瓦罕走廊强行塞给喀布尔异密,用来隔离沙俄和英国的殖民地,防止冲突,阿富汗就这样成为了奇葩的中立国,英俄双方不愿吞并阿富汗的原因除了英俄对峙的后果,竟然是阿富汗会成为他们的负担而非福报造成的。从阿富汗的经验我们回过来看布哈拉和希瓦汗国的留存,其实除了傀儡作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内泄洪池的作用,万一哪一天Tsing雄起了,西域这个泄洪池就不复存在了,河中就要担负起泄洪任务了。

标签: #英国对印度统治了几年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